供稿人:供稿部门: 点击次数:5489 发布时间:2011-05-3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实施产教合作,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机械行业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职高专机电设备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于2011年5月19日—24日在浙江温州举办了“2011年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教师)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大赛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由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69所高、中职院校的103名教师选手参加了比赛。大赛得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部和浙江省、温州市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参加了大赛活动并观摩了比赛。
本次大赛是首次由行业牵头,联合产、教、企三方,为加快适应行业新技术发展、应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共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优质技能人才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大赛内容分为实际操作和教学设计两部分,除考核教师实操技能外,还考核教师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旨在通过两方面的考核,深化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方向,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执教能力,并通过竞赛激发职业院校教师重视技能,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良好氛围。
大赛组委会主任孙长庆同志指出,数控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对数控机床技术应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机床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数控机床的技术应用领域更需要具有“能加工、会维修、懂装调”的专业技能人才,对教师的技能水平、知识结构和实际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加快行业数控技术应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机械行业还将以此次大赛为起点,为适应行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围绕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开展一系列的交流、比武活动,更好地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本次大赛分高职、中职两个组进行。大赛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公证部门的全程鉴证下,完成了各项比赛内容。根据公证机关鉴证的选手比赛成绩,经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评定和组委会审核,获得“2011年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教师)数控机床与维修技能大赛” 高职组一、二、三等奖人数分别为6名、11名、22 名;获得“2011年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教师)数控机床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职组一、二、三等奖人数分别为5名、10名、20名。
大赛得到了全国机械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首先,由行业发挥指导作用,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而开展相应的活动,针对性强,符合行业技术发展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其次,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可针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有效地推动专业教师技能、知识和教学方法更新,为行业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大赛,搭建了一个教师切磋技艺、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不断激励教师教学创新,促进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升。因此,各方一致认为,由行业牵头组织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非常有意义。
本次大赛的承办方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与行业对接,符合教育装备企业发展需求,能更好地针对行业技术发展和应用要求,结合院校实践教学需求,研发生产出更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技术装备,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赛期间,还同时举办了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人才培养研讨会。
开幕式现场
孙长庆主任代表组委会致辞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晓明主持会议
公证处鉴证下开启竞赛试题
比赛现场
高职选手在实操比赛现场
高职组课程设计
中职选手在实操比赛现场
选手进行教学设计答辩
裁判在紧张工作
技能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大赛技术委员会主任陈晓明进行竞赛总结
大赛组委会主任孙主任宣读竞赛结果文件
获奖选手上台领奖
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教育部职成司刘杰处长讲话
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朱传礼讲话并宣布竞赛闭幕
领导和嘉宾参观培训中心